北京中研环科

围绕科研 服务科研

围绕科研 服务科研
武大陈重学Energy Storage Mater:离子-溶剂间作用力诱导快速Li+动力学实现高安全锂离子电池在-50 ℃下工作
来源: | 作者:中研小研 | 发布时间: 2024-03-27 | 2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图片


01

摘要简介

碳酸丙烯酯(PC)因其高离子导电性和低熔点(- 49°C)曾被认为是碳酸乙烯酯(EC)最合适的替代品,然而它与石墨的电化学兼容性很差。虽然通过设计阴离子诱导的离子溶剂协同结构(AI-ISC)能有效抑制PC在阳极上的分解,但Li+与PC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导致Li+脱溶过程缓慢以及在低温下性能不佳。在这里,我们发现并揭示了Li+-溶剂与阴离子-溶剂之间的“拖曳效应”机制,并精心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双层溶剂化结构,在这种结构中,第一溶剂鞘外的自由溶剂能够有效减弱Li+-PC与Li+-PF6-之间的相互作用。经过合理设计的LiPF6-PC/TFEP/EMC电解质表现出快速脱溶动力学和低温适应性,从而赋予4Ah Gr||LiNi0.8Mn0.1Co0.1O2和1Ah Gr||LiFePO4软包电池在-50 ℃下的优秀性能,同时表现出长循环寿命和增强的安全性。

02

背景介绍

锂离子电池(LIBs)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发展迅速,占据了3C,动力电池以及储能领域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,但是相当含量的碳酸乙烯酯(EC)的使用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工作温程。碳酸丙烯酯(PC)被认为是EC最理想的替代溶剂,具有高离子电导和低凝固点的显著特点,但是其与常规的石墨负极完全不兼容,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应用。为了解决PC与石墨的兼容性问题,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方法,比如设计高浓度/高摩尔比电解液。在之前的工作中,我们提出构建阴离子诱导的离子-溶剂络合结构来抑制石墨表面PC的分解,但是Li+-PC间的强结合力导致Li+脱溶剂化过程缓慢,低温性能依然不够理想。

03

关键亮点

通过Li+-溶剂与阴离子-溶剂之间的“拖曳效应”机制,实现了Li+的快速脱溶动力学,进而设计出一种高性能电解液(PTE312),这种电解液低温性能出众,且安全性好,在成本上显著低于其他典型的阻燃电解液体系。


04

图文解析

通过向LiPF6-PC/TFEP二元电解液引入具有更高Li+亲和力,同时配位能力与TFEP类似的小分子溶剂EMC,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三元电解液PTE312,在体相电解液中原位构建了双层溶剂化结构,并利用MD以及NMR等手段证实。同时DFT计算证实,引入EMC后,无论是Li+-PC间的结合能还是Li+的脱溶剂能都显著降低。进一步测量了不同电解液中的Li+迁移数以及活化能,结果表明PTE312中Li+迁移数明显提高,同时脱溶剂化和穿越界面的活化能也大幅降低,这表明双层溶剂化结构的构建有效提高了Li+的扩散动力学。另一方面,动力学的提升也极大提高了石墨负极的倍率性能(1500 mA g-1下无容量损失)和低温性能(-40 ℃下极化远小于商用电解液)。

图片

图1:具有低脱溶剂化能的双层溶剂化结构构建


图片

图2:提升的Li+动力学表征


05

原位测试分析

图片

图3 使用PTE312的石墨半电池首周循环的原位XRD测试结果


在常规的PC基电解液中,石墨完全无法循环,表现为一个持续分解的长平台。而PTE312电解液则实现了与石墨的高度电化学兼容,并利用原位XRD测试证实。从图中可以看到,石墨的特征峰(002)随着放电的进行出现了左移的趋势,对应于嵌锂过程。同时在放电过程中特征峰右移,在放电过程结束后回到了原来的位置。(002)峰在Li+嵌入/脱出过程中高度可逆的位移表明PTE312电解质与石墨阳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兼容性。


06

原位实验细节

采用原位XRD实时监测石墨在首次循环过程中的相变。具体细节为使用北京中研环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锂电原位XRD池(铍窗)进行石墨半电池的循环,充放电电流密度为50 mA g-1. XRD的扫描区间为19-30°,扫速为1°min-1.


07

总结与展望

综上所述,作者通过调控离子-溶剂间的“Dragging effect”,原位建立了一种自适应的双层溶剂化结构,有效降低了Li+的脱溶剂化能,提高了Li+的扩散动力学, Li||石墨半电池在 -40 ℃下充电时仅有微不足道的容量损失。使用此电解液的4Ah Gr||NMC811软包电池表现出极佳的低温性能,在-40 ℃ 和 -50 ℃下依然能够提供约79% 和62.5% 的容量保留率。此外,软包电池也展现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(811型400 次循环后容量保留率为 94.1%,LFP型1500 次循环后容量保留率为 88.5%)以及高度的安全性(通过挤压、过充、热箱和针刺测试)。


原文链接:

L. Chen, J. Wang, M. Chen, Z. Pan, Y. Ding, Z. Song, X. Ai, Y. Cao, Z. Chen. “Dragging effect” induced fast desolvation kinetics and −50 ℃ workable high-safe lithium batteries. Energy Stor. Mater. 65, 103098 (2024).

Doi: 10.1016/j.ensm.2023.103098
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ensm.2023.1030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