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中研环科

围绕科研 服务科研

围绕科研 服务科研
清华大学陆奇副教授ACS Catal.:电化学原位拉曼分析技术观测CO2还原反应中铜催化剂表面含氧物种存在的光谱证据
来源: | 作者:中研环科 | 发布时间: 2022-05-11 | 71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文章摘要简介


本研究发现铜表面的含氧物种可使电催化CO2还原(CO2 RR)生成CH4的速率提升200倍以上。结合原位拉曼光谱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,证明Cu催化剂上CO2与氧化剂H2O2的共电解以及拉曼非活跃物种(Cuδ+-RI)的形成,是选择性提高CH4产率的重要原因。

背景介绍

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提升,将CO2电化学还原为甲烷、乙烯、乙醇等化学品可以降低大气CO2含量且储存能量。铜是目前唯一能将CO2转化为大量碳氢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的金属,对铜的氧化处理(如热处理、氧等离子体激活、阳极氧化等)可进一步提高碳氢化合物的生产效率,但铜表面含氧物种在电催化CO2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。本研究结合电化学活性测试、原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(SERS)、反应分子动力学(ReaxFF MD)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(DFT),论证了CO2还原反应过程中铜表面稳定氧化物的存在及其对CH4产物生成的促进作用。

图文解析

在氧化剂H2O2存在的电解液中,CO2与H2O2在Cu催化剂表面的共电解以及拉曼非活性铜氧化物的形成,是选择性提高CH4产率的重要原因。